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开赛 比赛首日黑龙江队收获一金两银******
中新网哈尔滨2月3日电(记者 王妮娜)2月3日,2022-2023赛季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在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正式开赛,在首日进行的男、女短距离(传统)比赛中,黑龙江队员李馨和陈玲双包揽女子短距离(传统)金牌和银牌,尚金财夺得男子短距离(传统)银牌。
本次锦标赛为期四天,除男、女短距离(传统)项目外,还将逐日进行男子(自由)15 公里间隔出发、女子(自由)10 公里间隔出发,男、女团体短距离(自由),以及男子4×10km接力和女子4×5km接力项目,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9个省市代表队、193名运动员参赛,其中黑龙江队共派出16名男、女运动员参赛。此外,黑河市体育局代表队还有8名运动员参赛。
“金牌不仅仅属于我个人,也是属于我们整个团队的,团队给了我很大帮助。”
李馨今年31岁,是本次比赛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。“在比赛中,调整好心态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、合理分配体能是我取胜的关键。”李馨参加过三届冬奥会,和年轻运动员相比,她的大赛经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目前,她现在的目标是全力以赴备战明年初的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。在参加过的四届我国冬季运动会中,她共夺得6枚金牌。
陈玲夺得了银牌,她在比赛后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锦标赛,自己定的目标是前六名,没想到取得了银牌,大大超出了预期。”刚满21岁的陈玲双曾在去年的黑龙江省运动会中,独揽全部6枚金牌,她现在的目标是能有机会参加冬奥会。
黑龙江省越野滑雪队教练王岩说:“今天的比赛结果,我很满意,李馨得金牌是意料之中,因为她完全具备这个实力,赛前备战也非常刻苦。但让我更加欣喜的是陈玲双的银牌,还有王运迪和靳然等一批年轻队员的出色表现。她们训练越野滑雪才两年半,而且是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,她们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。”
此次锦标赛结束后将进行国家队体能选拔测试赛。(完)
什么是礼乐文化?礼以修身,乐以化心****** 中新网12月20日电 近日,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、《百家讲坛》名师彭林举行了一场直播连线,带领读者品读自己的作品《礼乐中国》,体会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。 直播中,彭林教授首先讲述了这本书的写作缘起。受电视剧等影响,现在一提到礼乐,有的人认为是“封建遗存”,有的人联想到的是磕头、作揖,其实这些都是对礼乐文化的误解和片面解读。 ![]() 作为历史学者,彭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播礼乐文化。他希望通过礼乐,树立国人的文化自尊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律。 接着,彭林阐释了“礼”和“乐”的内涵和关联。 《礼记》说:“礼也者,理也。” 礼,是贯穿万物之理的规范。理无处不在,礼亦无处不在。鞠躬、作揖这些外在形式只是礼的细枝末节。 《管子·牧民》说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 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,不愁吃穿了,就会追求精神层面的发展,讲究礼节,明辨荣辱,使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。 中国文化以“人”为中心,以人如何通过修身,从一个动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为道德意义上的完人,作为人生的必修课。礼是做人的规范,所以这一过程,是借由学礼、践行礼来完成的。 和“礼”一样,“乐”也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。中国古人将今人所说的“音乐”,拆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,分别称之为声、音、乐。其中“乐”是最高层次,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,正所谓“德音之谓乐”。 儒家修身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,其大要则包括内与外两个方面。所谓内,是懂得用思想纯正、风格典雅、中正平和,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雅乐陶冶心性,养心怡情。所谓外,是懂得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,消除戾气,拒绝粗俗,懂得遵守社会秩序,尊重他人,与人为善,谈吐典雅,涵养德性,变化气质。 ![]() 礼以修身,乐以化心。礼乐双修,就是内外兼修。“礼乐皆得,谓之有德”,彬彬然有君子之风。 最后,彭林分享了古今两个礼乐小故事,提出没有经过礼乐熏陶的人生,是不完美的人生。 据介绍,《礼乐中国》兼具通俗性与专业性,全书精选《礼记》《论语》《左传》等典籍中有关礼乐文化的格言名句100余句,每句礼乐格言下皆有译注和析义。 此外,书中还配有许多与礼乐文化相关的图片,进一步丰富了全书的内容。彩插中的礼仪复原图实属珍贵,由彭林教授独家授权,来源于其课题项目。根据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等古籍中对于古代礼仪和音乐的文字记述,彭林教授团队对古代礼仪进行了复原,如《周代婚礼夫妇对食礼仪复原图》等。(完)
|